中医预防医学(培育)

1.高层次人才培养

(1)制度建设与落实

本学科虽然是一个新兴的中医传统学科,但是有三个稳定而成熟的研究方向作为基础,以提高学科整体学术水平,促进学科发展,提高培养研究生的教学质量、教学水平,培养现代化新型中医药高级人才为目的,制定了重点学科管理制度、学科带头人职责、学科经费管理制度、学科人才培养制度、学科教学工作制度、学科科研工作制度等制度六项管理制度,并通过学科激励机制进行制度的落实,使学科管理基本上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轨道。

(2)培养层次与方式

强化学科专业队伍建设,分层次培养学术梯队:①要求学科带头人不断总结自己的学术经验,对学科人员进行传、帮、带,积极参加科研、参加学术交流。每年外出参加与专业、重点学科建设有关的国家级学会组织的学术会议,掌握国内外本学科发展新动态,在科内、院内举行专题报告会,促进学术交流,以此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②后备学科带头人由医院和学科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安排到外院进修培训半年以上,结合学科的具体情况,提出可行的业务工作计划或者建议,在学科带头人领导下实施。每年外出参加一次与专业、专科专病、科研有关的国家级学会组织的专业学术会议。③学科成员以自学、参加学术讲座、学术交流、外出进修等形式进行,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鼓励多写及发表学术论文,积极参加科研及学科研究室、实验室工作,完成学科的各项课堂及临床带教工作。学科的全体人员每年均达到继续教育有关规定要求。五年来派出进修8人,送出培养在读博士1人,培养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2人,参加国家级及省级学术交流多次。接受省内外进修生56人,实习生500余人,扩大了本学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学位点建设

不断完善学科学位点建设,注重研究生导师培养及素质的提高,已初见成效。学科现有博士后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1人,承担云南中医学院中医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2007年至今培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1人,培养硕士研究生79人,已为进一步建设好、发展好硕士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教学建设

(1)教学研究与改革

学科承担了云南中医学院本科生及研究生的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传统保健体育学的教学工作。为适应教学和学科发展的要求,学科积极申请招收中医预防医学的本科生及研究生,促进学科课程向专业化迈进。

(2)教材建设

学科注重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2007年完成了《欧洲杯竞猜》(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年完成了《竞猜app》(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完成了全国中医院校规范教材《欧洲杯竞猜》(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完成了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欧洲杯竞猜》(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及《欧洲杯竞猜》(云南科技出版社)共5部教材的编写。

(3)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

学科人员根据各自学科方向分别讲授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传统保健体育学。对各级学生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法,在课堂中对本科生强调基础性教育,对研究生强调启发式、多学科交叉式教育。在实践中,对实习生重视基本功的培养,对进修生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这种个体化、层次化的教学特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